那些年的煎餅香
張守艷
吃晚飯時,閨女看我在吃煎餅也想要吃。我熟練地撕下一個煎餅翅兒,卷上咸菜,細心地把煎餅卷得很細,遞給她時仍不忘咬咬頭。
我記得我小時候,母親就是這么給我卷煎餅的。一張煎餅從薄膜袋里拿出來,用鍋上的熱氣溜溜,趁著軟和趕緊卷上菜。煎餅梢那個位置不好卷菜,特別干,小孩不好咬,母親就給我咬咬頭,免得煎餅碴扎著嘴。
作為一名“80后”,我小時候吃的煎餅是用地瓜或地瓜面制作而成的。記得每年地瓜收回家后,母親就開始張羅著烙地瓜煎餅。頭天晚上把地瓜挑出來洗干凈,第二天天不亮就推到磨面坊去磨成煎餅糊。回家后支上鏊子,用油塔子(一種專用的烙煎餅工具)來回多擦幾遍后就開始烙了。只見母親把盆里的面糊團成個兒,用手扶著慢慢地在鏊子上滾過, 鏊子底下曬好的麥秸慢慢燃燒著,鏊子表面滾燙,一不留神就容易被燙到手。小小西屋里煙霧繚繞,把母親的臉嗆得通紅。快熟的煎餅從四周開始先翹起來,這時母親拿起木刮板蘸下水,熟練地從煎餅底下鏟一圈就能把整張煎餅揭起來了。剛從鏊子上揭下來的煎餅又脆又香,不用卷菜也能一口氣吃上好幾個。
每次剛開始時烙的煎餅總不囫圇,厚薄不均勻,漸漸地就會越烙越完整了。每次剛烙完煎餅,母親還喜歡用鏊子底下未燃盡的草灰給我燜個小地瓜,熟了之后扒出來趁熱吃,那香氣,直到現在我都記憶猶新。
記憶里那些年的這個季節,母親就是不停地烙煎餅,從天剛蒙蒙亮就開始,一直到中午把面糊烙完才停下。每次烙一二百個,一個冬天下來,能烙一二千個,足夠吃到第二年夏天。剛烙完的煎餅還要一個一個地再揭一遍,把不好的挑出來,同時也能防止它們粘在一起。煎餅先不疊起來,用圓筒的大薄膜袋裝著,摞在堂屋靠墻的地方。吃之前酒一點水,待醒透后軟和了再疊起來吃。村里人都說,煎餅干著好存放,不怕酸,也不長毛,年頭吃到年尾,方便又扛餓。
那些年母親尚年輕,堅毅果敢,對生活充滿向往與熱情,她用這親手烙成的無數個煎餅,供養著我們全家,供養著我的讀書生涯。我讀初中時開始住校,每個周日下午同學們都騎著自行車往學校趕去,自行車后座上綁著一摞摞母親們親手烙成的煎餅。拳拳慈母心就融在這最簡單樸素的食物里,這份香氣,飄過歲月,飄過山水,飄過人事滄桑,再次溫暖了當下的我。
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,母親不再烙煎餅了,家里吃的煎餅也由地瓜煎餅變成小麥煎餅、玉米煎餅之類了,種類繁多,卻再也吃不出當年的味道。家里的鏊子開始閑置,翻新老家房屋時母親始終沒舍得扔。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舊物件上鐫刻著她的青春年華,亦承載著那個年代一個家庭的希望與夢想。
(作者為集團行政中心文宣部員工)
吃晚飯時,閨女看我在吃煎餅也想要吃。我熟練地撕下一個煎餅翅兒,卷上咸菜,細心地把煎餅卷得很細,遞給她時仍不忘咬咬頭。
我記得我小時候,母親就是這么給我卷煎餅的。一張煎餅從薄膜袋里拿出來,用鍋上的熱氣溜溜,趁著軟和趕緊卷上菜。煎餅梢那個位置不好卷菜,特別干,小孩不好咬,母親就給我咬咬頭,免得煎餅碴扎著嘴。
作為一名“80后”,我小時候吃的煎餅是用地瓜或地瓜面制作而成的。記得每年地瓜收回家后,母親就開始張羅著烙地瓜煎餅。頭天晚上把地瓜挑出來洗干凈,第二天天不亮就推到磨面坊去磨成煎餅糊。回家后支上鏊子,用油塔子(一種專用的烙煎餅工具)來回多擦幾遍后就開始烙了。只見母親把盆里的面糊團成個兒,用手扶著慢慢地在鏊子上滾過, 鏊子底下曬好的麥秸慢慢燃燒著,鏊子表面滾燙,一不留神就容易被燙到手。小小西屋里煙霧繚繞,把母親的臉嗆得通紅。快熟的煎餅從四周開始先翹起來,這時母親拿起木刮板蘸下水,熟練地從煎餅底下鏟一圈就能把整張煎餅揭起來了。剛從鏊子上揭下來的煎餅又脆又香,不用卷菜也能一口氣吃上好幾個。
每次剛開始時烙的煎餅總不囫圇,厚薄不均勻,漸漸地就會越烙越完整了。每次剛烙完煎餅,母親還喜歡用鏊子底下未燃盡的草灰給我燜個小地瓜,熟了之后扒出來趁熱吃,那香氣,直到現在我都記憶猶新。
記憶里那些年的這個季節,母親就是不停地烙煎餅,從天剛蒙蒙亮就開始,一直到中午把面糊烙完才停下。每次烙一二百個,一個冬天下來,能烙一二千個,足夠吃到第二年夏天。剛烙完的煎餅還要一個一個地再揭一遍,把不好的挑出來,同時也能防止它們粘在一起。煎餅先不疊起來,用圓筒的大薄膜袋裝著,摞在堂屋靠墻的地方。吃之前酒一點水,待醒透后軟和了再疊起來吃。村里人都說,煎餅干著好存放,不怕酸,也不長毛,年頭吃到年尾,方便又扛餓。
那些年母親尚年輕,堅毅果敢,對生活充滿向往與熱情,她用這親手烙成的無數個煎餅,供養著我們全家,供養著我的讀書生涯。我讀初中時開始住校,每個周日下午同學們都騎著自行車往學校趕去,自行車后座上綁著一摞摞母親們親手烙成的煎餅。拳拳慈母心就融在這最簡單樸素的食物里,這份香氣,飄過歲月,飄過山水,飄過人事滄桑,再次溫暖了當下的我。
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,母親不再烙煎餅了,家里吃的煎餅也由地瓜煎餅變成小麥煎餅、玉米煎餅之類了,種類繁多,卻再也吃不出當年的味道。家里的鏊子開始閑置,翻新老家房屋時母親始終沒舍得扔。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舊物件上鐫刻著她的青春年華,亦承載著那個年代一個家庭的希望與夢想。
(作者為集團行政中心文宣部員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