種花生
杜慧
家里的一畝三分口糧地,大都是應季種些花生和玉米,剩不得拿去售賣,自家“內部消化”了。花生得有百分之八十以上送到油坊榨油,父母、我和姐姐還有一些親鄰分食,被榨干油的花生渣隨壓榨機器一旁歸攏定型、裝袋,有厚薯片狀還有直徑近半米的厚圓餅狀,是雞飼料里的珍饈,人亦可食。
種花生,是我最喜歡的農作。要說為何,小時候爭強好勝,定要比其他小孩能干幾分,就算是自家親姐姐,我也要略勝一籌才肯歡心。所以從小便習得溜種(播花生種)獨門秘技,那就是要快、要狠,準不準的無所謂。一蹲花生溜兩粒種子,蹲與蹲相間約25厘米。兒時對距離的概念欠缺,起初總是遠近高低各不相同,在數量上也難以掌握,但是卻有著與能力不相匹配的野心,想爭第一名。
母親為了滿足我的小小的虛榮心,想了個法子。種過地的都知道,花生都是一溝兩行,這兩行花生是要并排撒種、到時候一起覆膜的。母親便先溜其中一行,我再跟在她溜完的這行旁比照著,像抄好學生的作業一般,距離把握得精準,速度也上去了。但多一粒種、少一粒種的問題并沒有得到改善,母親便會在蓋溝覆膜時耐心幫我稍加增減。
慢慢地越來越熟練,我的溜種技術在“幕后大佬”的加持下突飛猛進,并得到了田里其他叔叔嬸嬸的一致認可和廣泛好評,我便在年年的種花生征戰中聲名鵲起,遙遙領先其他小伙伴,成為了紅極一時的“耕種神童”。每每進入種花生的時節,我身邊總有三五小友以華龍方便面、衛龍辣條和金鑼火腿腸等大品牌高端休閑食品利誘我傳授溜種秘籍,我總是在享用完畢后承諾明年若還能“進供”給我,我便傾囊相授。這個斡旋之策,屢試不爽。后來長大了,上了大學、參加了工作,已經沒有兒時玩伴再來討教,但年年回家種花生的習慣,一直延續著。
五一勞動節前后,是播種花生的最佳時間,天公作美,今年耕前雨水充沛,不必人工提前翻地和灌溉。雖然已經參加工作有幾年,我還是像赴一場約定一般,年年在這個時候回家種花生,今年亦是,每次都在耕作中感覺到無比的踏實和舒心。總是在父親犁地、我溜種、母親覆膜的流程中,迎來送往著年年歲歲。
(作者為天泰建工第三分公司員工)
家里的一畝三分口糧地,大都是應季種些花生和玉米,剩不得拿去售賣,自家“內部消化”了。花生得有百分之八十以上送到油坊榨油,父母、我和姐姐還有一些親鄰分食,被榨干油的花生渣隨壓榨機器一旁歸攏定型、裝袋,有厚薯片狀還有直徑近半米的厚圓餅狀,是雞飼料里的珍饈,人亦可食。
種花生,是我最喜歡的農作。要說為何,小時候爭強好勝,定要比其他小孩能干幾分,就算是自家親姐姐,我也要略勝一籌才肯歡心。所以從小便習得溜種(播花生種)獨門秘技,那就是要快、要狠,準不準的無所謂。一蹲花生溜兩粒種子,蹲與蹲相間約25厘米。兒時對距離的概念欠缺,起初總是遠近高低各不相同,在數量上也難以掌握,但是卻有著與能力不相匹配的野心,想爭第一名。
母親為了滿足我的小小的虛榮心,想了個法子。種過地的都知道,花生都是一溝兩行,這兩行花生是要并排撒種、到時候一起覆膜的。母親便先溜其中一行,我再跟在她溜完的這行旁比照著,像抄好學生的作業一般,距離把握得精準,速度也上去了。但多一粒種、少一粒種的問題并沒有得到改善,母親便會在蓋溝覆膜時耐心幫我稍加增減。
慢慢地越來越熟練,我的溜種技術在“幕后大佬”的加持下突飛猛進,并得到了田里其他叔叔嬸嬸的一致認可和廣泛好評,我便在年年的種花生征戰中聲名鵲起,遙遙領先其他小伙伴,成為了紅極一時的“耕種神童”。每每進入種花生的時節,我身邊總有三五小友以華龍方便面、衛龍辣條和金鑼火腿腸等大品牌高端休閑食品利誘我傳授溜種秘籍,我總是在享用完畢后承諾明年若還能“進供”給我,我便傾囊相授。這個斡旋之策,屢試不爽。后來長大了,上了大學、參加了工作,已經沒有兒時玩伴再來討教,但年年回家種花生的習慣,一直延續著。
五一勞動節前后,是播種花生的最佳時間,天公作美,今年耕前雨水充沛,不必人工提前翻地和灌溉。雖然已經參加工作有幾年,我還是像赴一場約定一般,年年在這個時候回家種花生,今年亦是,每次都在耕作中感覺到無比的踏實和舒心。總是在父親犁地、我溜種、母親覆膜的流程中,迎來送往著年年歲歲。
(作者為天泰建工第三分公司員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