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親的一生
卜慶果
又是重陽節,這天,憶起了我父親的一生。
他離開我們已經15個年頭了,但他的音容相貌仿佛就在眼前,他留給我的愛,永遠在心里。
在我大約五六歲時,物質非常匱乏。父親有時去城里,會特地給我帶回蘋果或山楂罐頭,他用筷子挑起山楂罐頭,一顆顆遞到我嘴里,我吧嗒著嘴,品嘗著這份酸甜的味道,說不出的滿足,他便盯著我的“饞樣”開心地笑。這是我從朦朧記事起,父親留給我最早的記憶。
父親對我的學習成績一直很關注,雖然他僅有小學文化。他經常鼓勵我說,供應你和妹妹上學,我們不怕受苦受累,你們只管上進,努力學習就成,錢的問題不用擔心。咱人窮志不窮,我會想辦法去掙。這是父親對我們的期望,時至今日仍未敢忘記。
父親人很勤勞,也喜歡琢磨事。他有木匠手藝,白天干農活,晚上加工制作方桌和小凳子,常常忙到深夜。第二天起個大早,騎上自行車到周邊鄉鎮去擺攤趕集。上世紀80年代末,老家農村大批量種植“金帥”和“國光”等果樹,秋天果子豐收了,但因各種原因愁銷路,父親腦袋活絡,敢為人先,就先貸款籌備資金,再收購各村的蘋果,通過火車販賣到浙江省。
就這樣,身為農民識字不多的父親竟挑戰自我,做起了生意。過程中的曲折和艱辛可想而知,但他遇事冷靜,善于思考和總結經驗,托關系,找門路,到南方販蘋果堅持做了好幾年,多多少少也掙了點錢。
父親從南方捎回來了可口可樂、干荔枝等,那時在我們當地是買不到的。我第一次見到大瓶裝可樂,感到好奇和緊張,黑黑的,看起來不怎么好喝的樣子。怯怯地嘗了一小口,味道怪怪的,就不敢再喝了。家里的單卡錄音機和14寸飛躍牌黑白電視機也是父親到南方經商后添置的,應村中父老鄉親們強烈要求,父親把錄音機放到院子中間,拿出港臺流行歌曲的音樂磁帶,調大聲音播放,老少爺們把小院塞得滿滿的,興高采烈地瞧著這“稀罕物件”,久久不愿離開。
上世紀90年代中期,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,父親與時俱進地意識到,在農村加工機器小麥煎餅應該是不錯的致富項目。說干就干,他立馬到滕州購置天牛牌煎餅機,學習加工煎餅工藝流程,火侯掌握,經過不懈努力,父親又成為了烙煎餅的小老板。
2000年后,農村里的農機設備快速普及,但大部份人不會維護保養,他又研究起起農機維修。多年前,我家就有手扶拖拉機,機器有故障,父親大膽實踐,拆開自家的拖拉機部件,晚上亮起門頭燈,鋪好塑料油紙,反復拆裝,參照機器圖紙,研究原理結構一直到深夜……功夫不負有心人,后來,父親僅憑聽機器運轉時的聲音,就能大體判斷出問題出在什么地方和損壞的程度。父親為人與善,鄉親們有問題找到了他,只要他能做到的,總是盡心盡力,從不計較個人辛勞,鄉親都愿意找他維護農機具,父親的維修事業,紅紅火火,電氣焊,切割機,銑床等工具設備也一應俱全。
父親就是這樣的人,性格堅韌,慢待活絡,更敢想敢干。他七歲失去母親,無依無靠,18歲那年孑然一身“闖東北”成家立業。為了給孩子創造好的教育環境,30出頭的他,又舉家遷回山東日照老家,從頭再來。
面對這些年的風風雨雨和生活壓力,他憑著“逢山過山,逢水過水”的樂觀和韌勁,奮發有為,不斷創新,撐起了一個家庭。這種個性,是我一生學習的榜樣,這種精神,是我心中一面永遠的旗幟。
(作者為天泰建工運營管理中心員工)
又是重陽節,這天,憶起了我父親的一生。
他離開我們已經15個年頭了,但他的音容相貌仿佛就在眼前,他留給我的愛,永遠在心里。
在我大約五六歲時,物質非常匱乏。父親有時去城里,會特地給我帶回蘋果或山楂罐頭,他用筷子挑起山楂罐頭,一顆顆遞到我嘴里,我吧嗒著嘴,品嘗著這份酸甜的味道,說不出的滿足,他便盯著我的“饞樣”開心地笑。這是我從朦朧記事起,父親留給我最早的記憶。
父親對我的學習成績一直很關注,雖然他僅有小學文化。他經常鼓勵我說,供應你和妹妹上學,我們不怕受苦受累,你們只管上進,努力學習就成,錢的問題不用擔心。咱人窮志不窮,我會想辦法去掙。這是父親對我們的期望,時至今日仍未敢忘記。
父親人很勤勞,也喜歡琢磨事。他有木匠手藝,白天干農活,晚上加工制作方桌和小凳子,常常忙到深夜。第二天起個大早,騎上自行車到周邊鄉鎮去擺攤趕集。上世紀80年代末,老家農村大批量種植“金帥”和“國光”等果樹,秋天果子豐收了,但因各種原因愁銷路,父親腦袋活絡,敢為人先,就先貸款籌備資金,再收購各村的蘋果,通過火車販賣到浙江省。
就這樣,身為農民識字不多的父親竟挑戰自我,做起了生意。過程中的曲折和艱辛可想而知,但他遇事冷靜,善于思考和總結經驗,托關系,找門路,到南方販蘋果堅持做了好幾年,多多少少也掙了點錢。
父親從南方捎回來了可口可樂、干荔枝等,那時在我們當地是買不到的。我第一次見到大瓶裝可樂,感到好奇和緊張,黑黑的,看起來不怎么好喝的樣子。怯怯地嘗了一小口,味道怪怪的,就不敢再喝了。家里的單卡錄音機和14寸飛躍牌黑白電視機也是父親到南方經商后添置的,應村中父老鄉親們強烈要求,父親把錄音機放到院子中間,拿出港臺流行歌曲的音樂磁帶,調大聲音播放,老少爺們把小院塞得滿滿的,興高采烈地瞧著這“稀罕物件”,久久不愿離開。
上世紀90年代中期,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,父親與時俱進地意識到,在農村加工機器小麥煎餅應該是不錯的致富項目。說干就干,他立馬到滕州購置天牛牌煎餅機,學習加工煎餅工藝流程,火侯掌握,經過不懈努力,父親又成為了烙煎餅的小老板。
2000年后,農村里的農機設備快速普及,但大部份人不會維護保養,他又研究起起農機維修。多年前,我家就有手扶拖拉機,機器有故障,父親大膽實踐,拆開自家的拖拉機部件,晚上亮起門頭燈,鋪好塑料油紙,反復拆裝,參照機器圖紙,研究原理結構一直到深夜……功夫不負有心人,后來,父親僅憑聽機器運轉時的聲音,就能大體判斷出問題出在什么地方和損壞的程度。父親為人與善,鄉親們有問題找到了他,只要他能做到的,總是盡心盡力,從不計較個人辛勞,鄉親都愿意找他維護農機具,父親的維修事業,紅紅火火,電氣焊,切割機,銑床等工具設備也一應俱全。
父親就是這樣的人,性格堅韌,慢待活絡,更敢想敢干。他七歲失去母親,無依無靠,18歲那年孑然一身“闖東北”成家立業。為了給孩子創造好的教育環境,30出頭的他,又舉家遷回山東日照老家,從頭再來。
面對這些年的風風雨雨和生活壓力,他憑著“逢山過山,逢水過水”的樂觀和韌勁,奮發有為,不斷創新,撐起了一個家庭。這種個性,是我一生學習的榜樣,這種精神,是我心中一面永遠的旗幟。
(作者為天泰建工運營管理中心員工)